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扎实推动文物工作再上新台阶——2024 年全市文化旅游和文物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3月4日,2024年全市文化旅游和文物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总结回顾2023年工作,围绕“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西安市文化旅游局、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超出席会议,并就全市文化旅游和文物工作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出五点意见。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传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精神和全国、全省文物局长会议精神,副局长冯健通报2023年文物工作。

图片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2023年全市文化旅游和文物工作交出优异答卷

回眸2023,奔赴2024,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指出,2023年全市文化旅游和文物系统,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抢抓机遇、奋发作为,聚焦着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力军、赋能西安经济恢复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根本,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文物文旅深度融合为突破,创造了一条从“中国年”明显回暖、到“五一”热度攀升、暑期“十一”火爆出圈的“井喷式”增长曲线,文物保护、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分量和地位进一步提升。

这一年,文物工作获得了金灿灿的荣誉。

文物考古工作实现重大突破。汉文帝霸陵入选“2023 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西咸新区北城村墓地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现。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建立市级“大片区考古”联动机制。

市委、市政府将推进省部共建汉长安城纳入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优化调整了市级建设领导小组,成立汉长安城特区党工委,确定了责任清单,推进“两个规划”编制衔接,加强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加快谋划文物保护重点项目。

文物活化利用取得重要进展。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落地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建成开放,全市5家博物馆、6个项目入选“全国百强名单”。“梦回大唐”系列社教研学课程项目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文化建设、旅游发展念兹在兹,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将“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作为“七个着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基石,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物文旅工作提供了总纲领、总指针、总遵循。市委、市政府将“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转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列入全市“八个新突破”,将“聚焦贯彻‘两个结合’,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上攻坚发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展望2024:保护优先创新发展,扎实推动文物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突破起势的重要一年,做好文物文旅工作意义特殊、责任重大。

会议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省全市的任务安排上来,高点站位、服务大局,准确把握全市文物文旅工作“定盘星”,以全年任务的高质量答卷扛责任、勇担当、展风采。

会议强调,今年文物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聚焦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深入践行“两个结合”,坚定不移推进创新立市、产业强市、文化兴市战略,持续完善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发展文化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加快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西安新篇贡献文物力量。

持续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全面开展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开展实地调查,全面掌握全市文物的基本情况和保存现状,明确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的资源分布、价值特征,深化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做到应查尽查、应保尽保;

加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完善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管理机制,启动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推进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工作。落实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管制措施,统筹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平台;

实施重点文物保护保护项目。实施蓝田猿人遗址公园、霸陵遗址考古研学基地项目、汉长安城遗址博物馆建设、关中书院古建筑保护修缮、栎阳桥抢险加固、长陵、渭陵保护展示、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搬迁及文物库房建设等项目,积极争取中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并落实配套资金;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组织开展全市革命文物资源专项调查,推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西安事变旧址等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八办”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打造“我要去延安”等一批革命文物展览精品。推进革命文物智慧博物馆建设,推出革命文物云展览、云直播,制播革命文物主题纪录片、微视频,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

加大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推进汉长安城李下壕等区域数字化文旅项目建设,采用高科技、新型材料等,展示重要遗址风貌,同时,借助AR、VR技术,实现场景识别、复原,打造数字化文旅新消费。加强大明宫遗址智慧监测平台建设,实施大雁塔自动化监测、文物数字化科技保护项目,建设不可移动文物行政管理平台,以科技力量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持续开展考古和大遗址保护工作

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秦岭北麓西安地区文明探源调查研究,持续推动太平遗址、秦东陵、秦汉栎阳城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工作;

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阐释。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内涵的文物研究成果,及时发布全市考古重大成果,突出做好宣传阐释工作;

加强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完善协作机制,打通梗阻环节,进一步加强与区县、开发区的联动对接,持续推行大片区考古工作,全力服务保障省市重大项目建设;

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紧紧围绕“中华文明的现代表达”,突出意象性展示、沉浸式展现、体验式感受,强化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持续提升秦始皇陵、汉长安城未央宫、唐大明宫等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水平。

持续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夯实文物安全责任。实行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健全文物案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问责机制;

实施文物平安工程。聚焦防范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3大风险,开展文保单位违法建设专项排查、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要加强汛期文物安全、重要田野文物巡护和文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

强化文物安全督察。用好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和文物检察公益诉讼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从严打击整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

持续建设“博物馆之城”

抓品质提升。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配合实施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推进西安博物院、半坡博物馆等整体品质提升改造。科学谋划周至县博物馆、霸陵博物馆、顺陵博物馆等区县博物馆建设。推进第五批全国博物馆等级评定;

抓精品展陈。实施博物馆展览精品化工程,推出《考古三十年》等一批高品质、原创性主题展览。支持联合办展、巡回展览、流动展览、网上展示,提高展览展示水平;

抓社会教育。建立教育、文旅、文物部门联动机制,开展博物馆“五进”活动以及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纪念日等活动,持续打造“研学西安 读懂中国”研学教育品牌,推出一批特色博物馆研学线路;

抓数字化展示。运用AR、VR等场景化、智能化手段,建设数字化博物馆,推进“西安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建设,重点做好西安博物院数字体验厅、大唐西市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打造“文物会说话”全媒体产品;

抓交流互鉴。依托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旅游委员会四个国际平台,举办“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之美”摄影展、文创展和专家讲座系列活动(哈萨克斯坦),引进《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暂定名)》(亚美尼亚),不断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传播力。

持续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

推进“两个规划”融合衔接。完成《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报审和《汉长安城遗址国土空间规划》报批,同步做好文保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衔接,实现大遗址保护利用一体规划、一体布局、一体发展;

加快设立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专项资金、西安文物保护省级专项资金、汉长安城保护发展公益基金,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支持,形成更多的源头活水;

组建考古研究、展示利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多学科协同、多理论融合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专家智库,指导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规划编制、文物保护展示、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保护管理等工作;

编制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计划,推进明光宫遗址等考古工作。重点围绕大遗址文化展示、文物本体保护等领域,加快谋划具有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为大遗址保护发展贡献西安经验。

持续扎实推动文物文旅深度融合

构建西安文旅IP体系。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城市IP为引领,做优做强“西安年·最中国”等文旅品牌,做大做精“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等城市品牌,探索“精品演出+旅游推介+文化交流+项目招商”四位一体的城市宣传营销新模式,以独特的西安文旅IP体系,形成更多的城市标签;

深化“文物+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文物+特色街区”“文物+特色民宿”“文物+传统技艺体验”等新业态,丰富文物文旅融合的新路径、新场景。支持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创建3A级旅游景区,深入挖掘展示汉文化,推进大遗址资源有序利用;

研发文博创意产品。完善文创开发、品牌营销、IP授权等文博文创产业链,形成“两大销售平台、三种开发模式、四个发展方向、五大文化系列”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