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政协二次会议第371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A
西安市文物局
签发人:孙超
市文物函〔2023〕195号

尊敬的龚龙岗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71号“关于拓展西安热点旅游景区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文博事业发展的关注,以及对大明宫遗址公园和西安博物院(小雁塔)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讲好西安故事的有关建议。现从文化遗址保护及博物馆发展角度答复如下:

近年来,围绕让文物“活”起来,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将大明宫遗址的保护、研究、利用、交流、评价体系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以实现大明宫遗址可持续保护与利用,在保护和展示工作上都积累了众多经验。目前,我们利用大遗址资源,以公众科普、文化传播为目标,深入开展公众考古工作。如,大明宫遗址公园以考古研学为核心,打造国际研学目的地,焕新大明宫书院,升级考古探索中心、文化研学中心、模拟考古中心、工坊文创、休闲绿地五大功能空间,多角度诠释大明宫遗址文化及唐文化精神。采用多学科融合方式,整合文博专家、高校老师等专业力量,研发“考古达人”“文物保护家”“大唐工匠”“未来遣唐使”四大主题课程,另开设“一日精品主题营”和“多日主题营”对接高端研学及夏令营需求。2021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共接待149个团队,荣膺“2021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同时,大明宫遗址公园联动专家、院校、社区、游客等多方利益相关者,联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等国际组织,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依托国际古迹遗址日、国际博物馆日、世界遗产日等纪念日,通过组织开展丰富的、公众可参与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打造中华优秀传统传统文化精神标识。

近年来,西安博物院(小雁塔)与教育、科技、旅游、传媒、设计等领域跨界融合,构建文物价值传播推广新体系,努力办好博物馆“大学校”。通过推动藏品数字化,编写趣味校本教材,推出线上展览与社会教育活动,开发多种类贴近生活的文创产品,借助新技术手段、网络传播效应,让博物馆变得更为专业、有趣,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在展示陈列方面,2022年4月,西安博物院全面改造升级基本陈列“古都西安”二、三展厅,推出“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丝路遐想——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等3个精品临时展览。博物馆还深入探索“一院N馆”发展模式,进一步整合区域内社会资源,让丰富馆藏和大众见面,拓展博物馆辐射带动范围和服务半径,扩大西安文化影响力。在数字化方面,西安博物院正式开启“智慧化服务体系”工程,让博物馆的服务更快捷更舒适,在“博物馆+科技”“博物馆+互联网”等领域进行新的尝试,通过云直播、云观展、云学游等线上游览方式,成为新展的“观展标配套餐”。在公共服务方面,博物馆发挥博物馆教育示范引领作用,为公众教育活动开辟专属空间,重点打造的“乐知学堂”日常以馆藏文物和展览内容为核心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活动,节日以中国故事和传统技艺为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同时叠加与第三方合作研发的以创新和高科技手段为核心的专题性特色文化教育活动。已打造出一系列的成功获奖案例,例如“快乐中华节”“彬彬有礼中国人”“同唱祖国好 共圆中国梦—展国旗活动”“我的城市我的家”“触摸历史 感悟文化”等文化教育品牌项目。在文创产品研发方面,西安博物院作为国家文创产品试点单位,通过IP授权和提供销售场所等方式,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开展合作,设计生产了文具、食品等37个系列的240余种文创产品,并使之成为博物馆工作新的亮点和文物活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局抢抓国家文物局支持西安打造“博物馆之城”的重大政策机遇,研究拟定了《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到2025年,以周秦汉唐为主题的博物馆群逐步有序开放,馆城融合更加紧密,文创产业大力发展,产品供给丰富多样,对外交流更为广泛,文化传播力不断提升,全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推进西安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建设,助力陕西由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迈进。如您在提案中所说,目前我市文旅深度融合还需拓展提升。下一步,依据“博物馆之城”建设的相关工作安排,我局将持续推进各级各类博物馆的业务提升,顺应智慧化、数字化和消费升级趋势,着力推动博物馆全方位融入社会经济发展,扩大文创产品开发跨界融合,实施“博物馆+”战略,培育孵化“博物馆+历史文化片区”“博物馆+酒店”“博物馆+商场”等文博创意产业,促进文商旅跨界融合。同时,积极发挥陕文投、陕文旅、西安旅游、曲江文旅四大平台引领作用,推进建设西安中国文物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激活消费动能,扩容消费场景。

您的提案,充分体现了对我市文化建设以及博物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大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们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的领导下全力开展工作,继续深入挖掘西安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博物馆的收藏、展示、教育及研究功能,保护与传承独特的、易逝的人文历史资源,讲好西安故事,使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地”。

再次感谢您对文博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西安市文物局

2023年5月17日